1、興趣多一點,灌輸少一點。我們首先必須要明確一點,那就是讓幼兒學習英語的目的是什么?不是為了什么“贏在起跑線上”,不是為了讓孩子的英語水平有多高,更不是為了在別人面前顯擺孩...
1、興趣多一點,灌輸少一點。
我們首先必須要明確一點,那就是讓幼兒學習英語的目的是什么?不是為了什么“贏在起跑線上”,不是為了讓孩子的英語水平有多高,更不是為了在別人面前顯擺孩子多聰明。而是,培養(yǎng)孩子對于英語學習的興趣,提高孩子對語言的敏感性。所以,不要太追求學習的效果怎么樣,不要攀比,不要眼紅別人家孩子會了 100多個單詞,只要讓孩子在輕松愉快的氛圍中學習就好了。
2、游戲多一點,書本少一點。我一直覺得,“寓教于樂”是教育的*高境界,對大學生如此,對嬰幼兒也是如此。幼兒英語的學習不能“成人化”,不能“照本宣科”。孩子的成長是有規(guī)律的,愛玩就是天性,快樂就是王道,做游戲*能俘獲兒童的心!所以,通過各式各樣的游戲,來調動孩子的學習積極性吧!
3、故事多一點,詞匯少一點。學英語,我們往往容易想到豐富的詞匯量,其實對于幼兒來講,詞匯不是*主要的。我說一個實例,一位英語專家的女兒,4歲時媽媽就給她增加英語的詞匯量,但是到初中之后,其他孩子只用半年時間就趕上了他女兒積累的詞匯量,因此在孩子年齡小的時候過度豐富英語詞匯量的作用并不是很大。
4、交流多一點,知識少一點。英語其實就是一種語言,其本質就是用來交流。所以,一定要讓孩子有交際性的體驗,在自然的生活環(huán)境中,與孩子積極互動。
5、應用多一點,記憶少一點。我是非常反對通過死記硬背去強迫孩子學習的,現在,2歲認識一千個漢字、3歲記住一千個單詞的兒童,到處都是。然而有意義嗎?這樣的“神童”,無非是證明了孩子的記憶力超強、證明了人的大腦潛能無限罷了。學習的關鍵還是在于,是否能夠“學以致用”!
6、表達多一點,翻譯少一點。涉及到母語和第二語言,大家首先想到的可能是“翻譯”,不過我并不建議用翻譯的方式去學習。從小孩子就形成了中英互譯的概念,腦子里面就是英語、漢語、漢語、英語互相對照,這是不利于思維發(fā)展的。
7、鼓勵多一點,糾錯少一點。小孩子學習英語時,發(fā)音經常不太準確,我曾調侃到“瘋狂英語,急聘翻譯”,呵呵。這與他說母語時的情況是一樣的,剛開始說不準。
其實,孩子都是通過嘗試錯誤來學習的,需要很大的發(fā)揮空間,學習語言亦是如此。俗話說“童言無忌”,他們沒有顧慮,口無遮攔,想怎么說就怎么說。對于比較嚴重的錯誤,當然要及時糾正,不過對于很多無傷大雅的瑕疵,就不必挑剔和苛求,沒有必要嚴厲糾錯。